2021上海市考模拟卷试题与解析——常识判断(一)

来源: 上海分校 发布时间: 2020-12-15 13:34

试题:


1.下列与扶贫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
B.扶贫工作应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
C.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D.脱贫目标是到2035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2.肖某是应届毕业大学生,与甲企业签订三年劳动合同,协议肖某的试用期为4个月,试用期的工资报酬为转正工资的60%。工作期间需要扣押肖某的毕业证,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六早上8点至下午7点,午休半个小时,对于这份合同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试用期的时限超过3个月,这项协议无效
B.试用期的劳动报酬低于工资的80%,这项协议无效
C.甲企业无权扣押肖某的毕业证
D.合同约定的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这项协议无效

3.下列有关财政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
B.需求不足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或扩大财政支出来实现
D.挤出效应是财政政策的效应之一

4.下列关于生活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水壶烧开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B.抽油烟机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势能
C.电板等电器的三角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时触电
D.电灯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5.下列选项中写菊的诗句是:
A.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B.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C.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D.一朵佳人玉钗上,只凝烧却翠云鬓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正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B项错误。扶贫工作要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精准扶贫让扶贫工作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
C项错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要科技脱贫,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促进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提高贫困人口创新创业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包括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
D项错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脱贫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最长可为六个月,故选项A错误。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选项B正确。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选项C正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在通货紧缩即需求不足时运用,主要措施有增加政府支出,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转移支付,减少税收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在经济过热时运用,主要措施有直接减少政府支出,减少补贴和转移支付,增加税收等。财政政策效应主要包括产出效应,挤出效应等。C项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现象中的物理知识。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水壶发电产生电能,逐步实现水的温度上升直至烧开,电能转化为热能,A正确,不选。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依靠空气对流进行空气交换,B错误,当选。三角插头多出来的一个是接地线,大部分电器的外壳都是由金属构成的,出现故障,导致漏电,不管是将电流引入到零线还是大地,都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不选。电灯工作时是利用电能发光发热,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D正确,不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出自唐代诗人黄巢的《题菊花》,是指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B写的是兰花,CD写的都是石榴花,故本题选A。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